定制增长方案

如何挖掘用户真实痛点?破解产品难卖的实用方法

323人已读 发布于:2025-09-01 14:37:46

产品经理、运营人或创业团队常常遇到产品难卖、销量卡壳的问题。很多看起来不错的产品,实际市场反馈却平平。这时,深入挖掘用户真实痛点就成为逆转局面的关键。拼多多等品牌的崛起,背后正是对用户核心需求入木三分的洞察。这篇文章将提供可执行的方法,帮助你避开表面认知,找到真正能打动用户的“买单理由”。

如何判断痛点是真实还是表面的?

如何判断痛点是真实还是表面的?

电商行业常见的产品推广误区是,只围绕表面需求或竞品功能做差异化,而没有深入理解用户为什么不买你的产品。真正的用户痛点往往隐藏在消费习惯或具体场景下的“麻烦”里,比如购物流程的复杂、支付环节的焦虑、售后服务不及时等。当产品难卖时,不要只关注功能堆砌,更要反复追问:用户体验里最想被省略、简化或便宜的部分,是不是已经彻底解决?只有比对多个用户视角,才能洞察未经市场满足的“深处需求”。

借用生活场景还原,找到潜在需求

直接和用户对话时,很多人并不会明确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。这时,用生活场景化的提问,例如“你上次为什么放弃购物车里的商品?”能引发更有价值的反馈。通过让用户回忆并描述具体行为和心理变化,你会更易挖掘根源问题,比如价格敏感度、操作麻烦、缺乏信任等。要注意区分用户说的和做的差异,实际行为往往才最能反映隐藏的痛点,比如“宁愿去邻居家拼单也不愿多花十元运费”等。

拼多多案例:深挖痛点引爆市场裂变

2018年拼多多切入市场时,表面上只是做到了性价比更高,但背后真正打动用户的,是解决了主流电商购物规则复杂、价格过高的痛感。拼多多团队发现,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并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对比下单,于是用“拼着买更便宜”的口号激活了社交裂变。这个点既满足了用户追求便宜的消费心理,也降低了选择障碍,直接带来了爆品打造和高速增长这类深度用户洞察,是传统电商难以实现的超越

如何利用调研和数据深化用户洞察?

问卷调查、用户访谈、后台行为数据等,都是挖掘用户真实需求的有力工具。不要满足于高分抽样满意度,而要细致分析流失环节、购物转化链路、负面评价和退款理由等数据。通过这些细节,往往能发现被忽视的核心障碍。例如,有用户觉得填写信息麻烦,或觉得页面看不懂时就会直接放弃购买。持续追踪并重访老用户反馈,你的产品优化方向才不会“自嗨”,而能找准最具变现力的痛点切口。

如何结合用户反馈优化产品和策略?

收集到用户实际反馈后,需要用结构化分析,把不同用户的核心痛点分门别类,提炼最常被提到又未被市场解决的难点。及时迭代你的卖点、页面信息或用户路径,并留意新用户的行为变化。比如将“邀请有礼”“一键拼单”等功能前置,能快速吸引对价格和便捷有期待的目标群体。每次策略调整后,都要对比运营数据波动,这样才能持续精细化打磨产品卖点,实现销量突破。

常见问题

挖掘用户真实痛点有哪些高效方法?

针对不同行业和场景,可采用场景体验式访谈、深度行为分析、A/B测试和情感剖析等方式来更精准定位用户根本“难受点”。结合后台数据和真实对话反馈,不断找出用户放弃或转化的关键场合,有助于形成系统性用户画像

为什么用户自己讲不出来“深层痛点”?

多数用户在表达需求时,只会停留在**“更便宜”“更方便”**这些表层诉求。只有通过具体场景追问,挖掘行为与情感的联系,比如“不买是因为怕用错而不是价格”,才能揭示隐藏需求。这也是为什么大量爆款都是来自于对“没被表达出但很痛的需求”的发掘。

竞品分析能帮我们发现用户痛点吗?

竞品分析适合用于发现行业中尚未解决的共通痛点,比如不同产品下的用户不满点、差评聚焦点等。通过梳理各家产品的用户反馈、社群讨论、高频投诉,可以逆向推导本产品最容易“补位”的关键突破口,但最终还需用自身用户实际场景去佐证。

用户痛点挖掘适合什么阶段开始做?

不管是新产品孵化还是成熟产品遇到销售瓶颈,都应该循环开展用户痛点调查。在策略筹划、产品迭代和营销优化三大阶段,每次都能带来“不一样”的发现。唯有持续关注真实用户的困扰和目标,才能让产品始终贴近市场的脉搏。

专家免费解答你的经营难题
免费定制营销增长方案

  • 1对1定制行业增长方案
  • 获取最新行业增长案例库
  • 全国100场增长大会参赛资格
  • 有赞全产品的体验试用资格
  • 增长俱乐部入会资格

生意学堂

查看全部

    新零售成功案例

    查看全部

    新零售增长大会

    查看全部
    获取新零售干货和咨询服务